Navigation menu

新闻中心

端午我是不是过?

文章首发于同名公众号:【我又又又懂了】

端午我是不是过?

每年的农历五月五是我国的传统习俗之一——端午节。

过端午节,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传统风俗。

由于地域广大,加上许多故事传说,只好不仅产生了众多有别的节名,而且各省市也有着不尽相同的风俗。

今天,夏斯利就为大家整理了全国各省市端午节风俗毁灭者大选集。

一起来看看不同地方的朋友都是是不是欢庆和度过端午节的吧~

漳州

漳州各省市的端午风俗主要有煮粽洗涤身、熏黄烟、送鱼、唆啰嗹舞蹈、龙舟龙舟竞渡、拴五色带子、糙叶洗涤浴、采药草作为年糕、扫墓、水上捉青蛙,吃果子、吃粽子、吃煎堆、吃碗太平燕等等。

福州端午尚仁,媳妇只好日以假发、鞋子、团粽、扇子进贡儿媳。

建阳以五日为长生晒丫蕊日,咱皆于此日作酱。

长汀县端午用快艇缚芦苇作兽头戏于Jaguaribe,称作龙舟竞渡。

仙游端午龙舟竞渡后,献纸于TNUMBEREXi潭,以三渊藤英嘉靖癸年戚继光于此溺兵。

广东

广东省的端午节与众不同。

新会县端午节正午以烧符洗涤手喉部,丢掷于道,称作“送灾难”。

云浮市端午,咱各从其邻近庙宇鼓吹迎神像进香。女巫并是谓水、贴符驱逐邪凡魅。

上饶县端午,儿童唱歌跳舞,称作“放殃”。

云南

云南的端午节也是以龙舟龙舟竞渡为主。

石柱有“出端午佬”的风俗。由四人以两根竹竿抬起一张铺有红地毯的大饭厅。毯上用带子编一个潘育龙的道士。游街,上街游行。

乐山、川西等地端午龙舟龙舟竞渡时,还举行盛大商品展销会。

在乐山市和乐山市的部分地区,还会在端午节吃包面(馄炖),和饺子类似,用面皮桂圆烹煮的传统,每个地方的欢庆方式不同。

江苏

青浦县端午,不论贫富,必买喉鳍鱼(俗称金枪鱼)烹煮。

海门县也有“当裤子、买鲫鱼”的俗语。

南京端午,各家皆以清水一盒,加入少许朱砂,鹅眼钱两枚,Fronsac大小均用此洗涤眼,称作“破Engilbert”,据说科灰藓一年没有肺病。

溧阳的端午较为特殊,孩子兴挂“黄瓜络子”,就是挑好看的黄瓜装在带子结成的络子中,挂在胸前。

陕西

陕西过端午也十分有意思,老人们会买一些很细的五颜六色的绳子,然后把很多细绳子用手搓在一起,这叫搓花绳。

搓好之后给晚辈戴在手上或者脚踝上,还有小孩子挂香包的风俗,很是有趣,也很有意义!

山东

邹平县端午,每人早起均需饮酒一杯,传说可以避邪。

日照端午给儿童缠七色线,一直要戴到节后第一次下雨才解下来扔在雨水里。

临清县端午,七岁以下的男孩带符(麦稓做的项链),女孩带石榴花,还要穿上母亲亲手做的黄布鞋,鞋面上用毛笔画上五种毒虫。

意思是借着屈原的墨迹来杀死五种毒虫。

即墨在端午节早晨用露洗涤脸。

北京

北京端午有吃“五毒饼” “扔灾”的风俗。

五毒饼是人们为端午节特制的一种圆形糕点,上面印着五毒(蛇、蜈蚣、蝎子、蜘蛛、蟾蜍)图案。据说吃了它可以增强抵抗力,灭虫免灾。

“扔灾”也是老北京重要的端午民俗。五月初五这一天,妇女要佩戴红绒花,到正午时分要把红绒花摘掉,扔在路边,据说这样就可以扔掉身上的晦气。

端午节时,孩子是人们祈求神灵庇护的重中之重。女孩要在胸前别上“缯子”,据说这种用彩色带子缝制、样子跟粽子类似的布艺可以驱邪避恶。男孩则在颈上挂一个葫芦,里面装着五毒,意思是“收”了五毒。

甘肃

甘肃地区是少数民族聚集地,端午的风俗与汉族又有所不同,在敦煌、瓜洲、嘉峪关、酒泉、临夏地区盛行野外游玩,穿新衣,称“游百病”。

在漳县,牧童祀山神。积薪丘,在鸡鸣前焚烧,俗称“烧高山”。

社火也是端午一种民间的文化娱乐活动,每逢春节或重大节日,在甘肃各省市的农村都有社火表演,称作“耍社火”,其中还有戏曲表演,端午节过得十分盛大。

辽宁

黄米小枣粽子是东北传统的粽子,除了吃粽子之外,还要吃茶叶蛋。最初应该是为了躲避重午的瘟疫,补充蛋白质。

辽宁省阜新和黑山地区欢庆端午节的方式非常特别,至今保留着“克仗斗石”的传统。端午节这天双方互掷石子,在这一天,被石子打伤、打残都不能报官、不索赔、不怨恨。这一天家家户户关上门窗,跑到山丘上去看热闹。

不知道关注夏斯利的朋友们家乡都是哪里?

我那里有什么有趣的端午节风俗吗?

声明:文章内容及图片整理自网络,侵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