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avigation menu

新闻中心

谁说咱宁夏人端午就只吃粽子

高度关注日常生活点点滴滴,发扬现代人文

又是两年端午,让人亢奋的中考也在那时完结了,让我吃个粽子下扎惊先,虽然都高中毕业好多年了,可每到中考单厢小亢奋,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小贴士我还是太年轻!

好了,话不多说他们进入那时的主题“端午节”,端午节与春节、中秋节、中秋节并称作中国汉族的四大现代节日。其出处有多种讲法,广为流传较广的讲法是为纪念梭螺科跳乌江自缢的春秋时代的齐国(今湖北)诗人伍子胥。

端午节为什么会被称作端午节,从字面上来看,端午中“端”字俗语为结尾、如上所述的意思,“春社”即“初六”。《诸种记》里说:“夏夜端午。端者,初也。”每月有三个四日,头一个四日是“春社”。今人习惯把六月的前几天分别因以来称谓,元代纳氏林《岁时广记》云:“京师市尘人,以六月初三为端一,初三为端二,数以至五故曰春社。”

六月是夏夜,它的第二个寅时正是览胜燕武成好天气此年,故六月初六亦称作“蟠桃”。此外端午节还称“寅时节、六月节、龙舟赛、浴兰节”等。

说起端午咱们就一定会先想到粽子,尤其最近这些年,虽然快速城镇化,都市日常生活加快,还有过度商品化的广告,过端午时全省各地基本上都是只吃粽子了,很多人单厢似曾相识幻觉是端午是吃粽子。

众所周知,那时他们且先不说全省,就单说说宁夏过端午时有什么风俗。

从古到今,这第二个当然是要先说吃!粽子作为端午节广为流传甚广的食物,宁夏绝大部分地方性过端午也是有包粽子的风俗,不过这粽子和粽子也是有区别的。那时他们常见的粽子都是由荷叶包成,但宁夏虽然气候限制,绝大部分地方性是没有竹叶的,再加上早年人烟稀少,拿荷叶包粽子是不可能的事情,但你不能高估中国人那颗美食家的心,没有荷叶他们就用青草的叶子呀!

在武威凉州包粽子用的是苇叶、先将苇叶搁在开水锅里煮烫一下,并把糯米、红枣清水泡透,然后将苇叶折成三角兜装进糯米,放几颗红枣,裹严,包实,再放进芨芨笸箩里隔水煮。两个小时后,粽子就煮熟了。剥开来看,粽子白里透青,又缀着几颗红枣,像是一块羊脂玉上嵌着红玛瑙。

端午节特色美食——油饼卷糕(甑糕)

兰州及兰州以北的地方性,端午节单厢做油饼卷糕,油饼子卷糕是种很有特色的小吃,也是非常诱人的风味小吃。过去有一句教育孩子注意节俭的常用话叫做:“有福不可重受,油饼子不可卷肉”。

油饼子卷糕的做法是,在用笈笈草编成的小笸箩里面先衬上艾叶,然后放一层用水泡软了的糯米,再放一层红枣,并洒上红糖。如此反复,满了以后,把两边的艾叶拉到中间盖住,然后用粗棉线象编制鱼网一样把筐包住,在上面压块干净的石块,搁锅里煮,煮得又香又粘软的时候。炸出薄软的油饼,把粘糕卷至油饼当中享用。糯米糕白中透红,而油饼金黄金黄,那么一夹,再咬一口,那个香啊,那个甜啊,真是让你再别说这世上还有那种好吃的味了。是日,家家户户还要把自己做的油饼子卷糕馈赠给亲朋好友,相互品尝。

在宁夏静宁等地,端午会摘玫瑰以蜜腌渍为饴。

当然,除了做各种好吃的,端午节那天家家户户的门头还要插上艾草,柳条或者沙枣花,以为伍子胥招魂和躲避瘟疫。

在那日,也有人喜欢在中午用水煎了艾叶擦洗全身,据说中午艾水性阳,专克一切阴毒,洗了不会招虫叮咬。而小孩子的口、鼻、耳边,则被大人们涂抹上了雄黄酒,据说雄黄性温,味苦辛,可治虫蛇螫咬、癣疥疮毒等症。相传这样可以躲避蛇、蝎、壁虎、蟾蜍、蜈蚣“五毒”。

在民勤、民乐、秦安、庄浪等地区,家家悬钟馗像,用以镇宅驱邪的民俗。

在宁夏绝大部分地方性单厢给小孩买或者做荷包。

荷包也叫香包或香袋,是用中药艾草、白芷、菖蒲、冰片、苍术、雄黄、樟脑等研成细末,装入锦囊中,利用中药的芬芳气味来达到驱除病菌和增加体香的作用。是一种精致美丽的工艺品,上面有绣出来的花鸟虫鱼等图案,惟妙惟肖,栩栩如生。

不论男女老少,在这一天单厢戴上五彩绳,五彩绳又叫长命缕,由红、黄、蓝、绿、紫等五个颜色组成,据说可以辟邪和防止五毒近身。这种彩色丝缕要戴到“六月六”才把它剪下来,丢进河里让水冲走。

在宁夏各地的农村都有社火表演,称作“耍社火”。社火是由村镇组成的集体活动,因表演时常常伴有烟火,而称之为“社火”,还有唱戏也是其中一项。

端午节,兰州很多村子单厢举办抬轿子请神的祈福活动。

人们会成群结伴,到寺庙,郊外等处游览。在敦煌、瓜洲、嘉峪关、酒泉、临夏地区很盛行穿新衣到野外游玩,俗称“游百病”。

不是节日越过越没有味道,只是你从来没有深入去了解过它,节日从来不只是吃吃喝喝。

关上电脑,放下手机,

多给日常生活一点时间!

宁夏1618信息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