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avigation menu
原副标题:那个茶山,最残花的是端午节吃水果粽子
元宵节六月初六,端午节,吃粽子龙舟竞渡,是绝大部分地区的过年风俗,然而在江西淳安的篁岭茶山,端午节却没有吃粽子的风俗。
篁岭,位处江西省淳安市的东北部,篁岭晒秋,是那个小村最典型的明信片。那个具有近三百年历史的茶山,跟全国的大多数乡村一样,也会在六月初六过端午节,只是篁岭的端午节吃水果粽子,而是吃汽糕。
民间传说吃粽子是为了纪念屈原,而在篁岭茶山,似乎人们并不关心那个风俗,那里的居民,总是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来过端午节的。端午节,在淳安地区也叫“蟠桃”,淳安的方言中,“五”跟“午”读法相通,而“五”字,是个阴律,所以淳安当地人管“端午节”为“蟠桃”。
在篁岭,蟠桃没有吃粽子的习惯,真要吃粽子的话,是在每月的元宵节新年里,那时几乎每家每户会常加圆型形的小粽子,俗称“圆型粽”,也叫“圆型开”、“吃四方”。“圆型粽”所用的金属材料,也跟端午粽子的金属材料基本相同,米饭加之栗子,新年里吃“圆型开”,主要用来帮家人讨个新年里的RDVDL9。而其本质上的六月初六,却被其它风俗代替了。
篁岭茶山位处丘陵山地,六月初六过后,江南的雨季也将来临,那个时候,气温潮湿,容易滋生病原体,所以篁岭的居民过蟠桃,绝大部分风俗放到杀虫蚊、驱辟邪上了。初六这天清晨,开门的第一件事,便要在房门的屋子里挂起一把艾草叶,以示节庆的开始。
家里有小小孩的,会请上镇里的晚辈,帮着在小小孩额头上画个“王”字。那个画字的原料,是用从药房里买来的朱砂粉,加之少许醋,调成染料,由晚辈沾着染料帮小孩画。晚辈一边画,一面还要在口中说起保佑平安、身体健康、课业进步等字句。据说因为从前山里多蚊子,小小孩身体上沾有朱砂粉后,蚊子就不再传染小小孩子们翠绿皮肤了。
挂“青蛙”,也是篁岭茶山的一大风俗。在节庆中,每个小小孩子的胳膊上,单厢挂有一个用细绳编织的小花蛇,里头摆上一个煮熟的黄瓜或鸡蛋。蛋,在篁岭又被叫做“子”,小孩们佩戴上时,寓意为“白水”。
当在路上遇见郭某的其他小孩时,可以将挂在胳膊上的蛋互相碎裂,谁的外皮碎了,谁就可以第一个吃下那个蛋。所在在茶山的蟠桃时,看到小孩们从身边呼啸时,千万不要惊奇,那是小孩们在互相气若游丝碎裂胳膊上挂的蛋,因为只有外皮碎了,才能把蛋吃到自己的肚子里去。
熏枫椤,也是篁岭茶山人的端午风俗。枫椤,是樟树在秋天里结的果实,每月Unnao之际,茶山里的人便会去小丘上把枫果留下来了。到了初六这一天,每家每户就把这些枫果放到一个特制的竹炉里,里头用石灰烤,把枫椤果堆在石灰上。果子被熏后,会发出清香的浓烟,当这些浓烟在屋子里游走时,据说闻到气味的蚊子等,就会远远避开。虽说现今茶山里的居民大多搬迁到山下居住了,但每月的蟠桃时,村上的五桂堂、树和堂等处,还是会在大厅里摆上竹炉熏枫椤。
篁岭的蟠桃吃水果粽子,吃的是汽糕,汽糕,也叫“龙糕”。在淳安地区,还有一个跟端午相关的传说。民间的说法是,当年明朝的朱元璋,在六月初六路过淳安时,正好饥肠辘辘,遇见一位村妇,便问村妇要些吃的。村妇家里也没什么好吃的,便把一碗隔了几天的米饭,捣碎了加水上锅蒸一下,撒上许盐巴,便端给朱元璋吃。哪知朱元璋吃了后连声说好吃,后来朱元璋当了皇帝,这道用米饭打成浆蒸成的糕,也就有了“龙糕”的叫法。
所以在淳安,端午这天,粽子可以吃水果,但汽糕一定要有,因为这是当年皇帝吃过的食品,老百姓吃了后,也能沾沾皇帝的光。时至今日,淳安篁岭的汽糕已经不再是当年那种用剩饭做成了,而是经过一道道复杂的手工,才蒸出一盘香气扑鼻的汽糕来。
篁岭的大妈们,先要将米洗净并浸泡,然后上磨盘将米磨成米浆,再将米浆放到柴火灶上用猛火蒸。为了让汽糕有口味,蒸的时候还会加入佐料,比如盐、豆腐干丁、笋丁、葱花、辣椒等。大约蒸十来分钟,等一大圆盘的汽糕出炉后,切汽糕,也算一门技术活。
篁岭的汽糕,一定要切成菱形,以象征龙身上的龙鳞,因为它也叫“龙糕”吗。据说篁岭茶山上的大妈们,都有一手切“龙糕”的绝活,那么一大盘类似锅盖的圆圆的汽糕,在大妈的手中,瞬间就变成菱形的“龙糕”,装在碗里,便是村上人中午一餐美滋滋的饭。
篁岭的蟠桃,也是徽州女人吐露情感的日子。通常在蟠桃来临前的几天里,心灵手巧的篁岭女人们,便会在家中,打开针线包,用丝线织成一只漂亮的缨络,里头放上一棵圆形的大蒜,再用彩绸缝制成生肖香袋,装饰上流苏,中间还放入艾草,挂在胸前,称为端午锦,据说可以远避瘟病。
大蒜,可以祛除异味,至于选用圆形的蒜,却是为了表达女子的真情。据说村上已婚的女子,要在蟠桃这一天把香囊送给自己的丈夫,希望丈夫永远身体康健、百病不入;已经订过婚的姑娘,要把香囊送给自己的未婚夫,以表达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;那些还未到谈婚论嫁的年轻女孩,也可以在这一天把香囊赠送给自己心仪的男孩,以表达自己对对方的爱慕之情。
对相对内敛的古徽州女人来说,蟠桃,确实是一个难得的能表露自己感情的节庆。古徽州地区,历来有着族人郭某而居的习惯。基本上一个小小的自然村,差不多是有一个姓氏组成的。以前的篁岭,大姓人家便是“曹”。因为同姓,村上的女人想要对心仪的男性进行表白,相对而言有点难以开口。也只有在蟠桃的日子里,进行表白才无所顾忌。
或许,地大物博的中国,每一处地方过端午的风俗都有其自身的特点。篁岭的蟠桃之所以吃水果粽子而吃汽糕,也只有你在深入那个茶山落后,才能体会得到。
那个端午节,我就在篁岭吃汽糕了、画朱砂、挂香囊。